查看原文
其他

三种常用评标方法的比较和风险防范

在采购招标中,如何评估供应商的投标文件或提案,是最终选定合作供应商的关键步骤。最低价评标法、合理低价评标法和综合评估法是在供应商评估中最常使用的三种方法,下面我们就这三种评标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方法、风险来源和风险防范进行分析和比较。


 文   Foy Song

经历过国企、民企及外企各种体制的资深采购人,曾负责诺基亚、微软亚太区市场营销服务采购,现任英国培生集团大中华区采购总监,主管全品类间接采购。

 来源   采购中国(微信ID: sourcing-china)


 一. 最低价评标法 


最低价评标法适用于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标准化程度高的工程或产品,且有较多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的工程施工、服务或产品采购项目。在国际上,最低价评标法是工程和货物招标最主要的评标方式。

 

最低价评标的方法,是按供应商投标价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评审,审核其投标方案是否满足招标技术要求,然后依次推荐满足要求的投标报价最低的前3名为候选人。为了保证报价的有效性,很多招标会通过资格预审的方式,严格限定参与报价供应商的资格。

 

作为采购,当然希望采购价格越低越好。但是也应了解,没有供应商会做赔本的买卖,过度追求低价对质量、进度、服务以及安全都存在风险。低价评标法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投标人的侥幸心理:先中标再说,等合作后再伺机找理由(如增加工作量),或找合同漏洞(如使用材料没讲清楚),找回前期的损失。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防范低价中标的风险:

1. 事先估算成本底线,防止某些供应商低于成本价抢标。

2. 若投标人的投标价或主要单项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时,应要求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投标人不能按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可认为投标人低于成本价竞标,将其报价作为废标处理。

3. 利用风险平衡原则,提高投标方的违约风险,使其慎重考虑不履约的代价:如要求其提供履约保函,或在合同中严格规定违约责任和惩罚措施等,提高供应商的违约成本。

4. 在合同中明确设备或服务的具体规格细节和验收标准,相关人员职责,交付物以及进度要求。


 二. 合理低价法 

 

合理低价法是根据所有投标报价计算一个合理的评标基准价,然后以基准价为基础,对各个投标人的报价计算其相应的价格得分。合理低价法具有最广泛的适用范围,大部分大宗的采购、工程项目,或者设备、原材料的采购,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合理低价法的关键是确定相关的计算系数和基准价的计算公式;评标基准价的计算和评分原则通常在招标文件里说明,在评标期间保持不变,在开标现场计算评标基准价。

 

基准价的计算方法举例:采用所有投标价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平均价,并对所有不高于一次平均值的投标人报价进行二次平均,或者以二次平均价作为评标基准价,或者将二次平均值下降若干个百分点作为评标基准价。投标价等于评标基准价(或在一定范围之内)得满分;高于或低于基准价按比例扣分。通常高于评标基准价的扣分幅度比低于基准价的扣分幅度大。

 

合理低价法最严重的风险来自于围标和串标。因为中标后的收益对投标方的诱惑力相当大,因此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经常出现围标的情况。一般来讲,一个投标项目中如果有75%的投标供应商串通在一起,其中标的几率就会达到90%以上。下面的案例说明,在正常情况和围标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基准价计算规则和评分方法,其结果造成中标价提高了1,100万元(14%)。

 

案例:

基准价的计算规则:一次平均价的82% - 105%为二次平均的基准。二次平均价的85% - 102%之间的报价为有效报价。二次平均价的 98% 为最优标价(基准价)。
价格满分100分,比最优标价每高 1% 扣 2分,每低 1% 扣 1.5 分。

 

(1)正常投标(无围标)的情况:第七投标人中标。


 

(2)围标的情况:假设8家投标人里有6家串通围标,第5和第6家没有参与围标,结果参与围标的第三家投标人中标,中标价比正常情况下提高1,100万。



合理低价评标法的风险防范:

1. 尽可能地扩充投标人范围,使围标供应商无法操纵投标。

2. 做到信息保密,尤其是参与投标供应商的数量和名单。

3. 设定投标价格控制上限,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控制上限进行严格保密。

4. 评标计算不要过于简单,采用随机抽取参数的方法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降低风险(如通过现场随机确定基准价下浮比例等)。


 三. 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适用于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或服务,例如特大工程、广告创意服务等的招标。

 

综合评估法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投标价格、财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业绩信誉等综合评分,按评分从高到低排序,推荐得分最高的前三名作为中标候选人。评分可以分开商务标和技术标,最后评分的时候再合在一起。价格评估可以使用最低价或合理低价作为评价标准。

 

综合评标法的风险来源于技术评标部分,评委专家的主观因素成分比较重,是最主要风险的来源。可能存在的评标风险有:评委不客观中立,受他人左右;评委不认真负责,给分漫不经心;评委徇私舞弊,随意抬高或压低分值;评委与某些供应商存在利益冲突,应该回避的不回避;甚至某些评委违反原则,私下泄漏评标情况。

 

综合评估法的风险防范:

1. 适当降低技术评标的设定占比。

2. 利用两阶段招标法,不再使用综合的评分模型,技术评标的结果只是合格或者不合格。技术方案合格的,再进行价格比较。

3. 国际上还有另一种综合评标方法,投标报价以外的其他因素按照其重要性以百分制分配权重进行打分,然后用每份投标报价除以投标文件的总得分(报价/得分),得出价分比,价分比值最低的投标文件中标。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使用价格和非价格因素的比值进行比较,以较好的解决非价格因素的量化问题。


最后,总结三种评标方法的风险来源和防范措施如下,以便大家在日常采购招标工作中合理使用: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